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独到之处的车型推荐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独到之处的车型推荐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,有一天和一个朋友在重庆的新光天地吃饭,然后这个朋友对蔚来ES8感兴趣,吃了饭我们就打算下楼看看。没想到我居然把特斯拉的位置记成了蔚来的位置,于是我们也顺道看了特斯拉。再然后,销售妹妹的专业和热情感动了我们,再让我们留下联系方式的时候,我就真的留了。因为此前我们是做过Model S视频的(感兴趣的可以翻看以前的那期:随时进入狂暴模式 特斯拉Model S P100D***山城游),所以在询问意向试驾车型的时候,我就说要试驾Model X。
原本以为只是说说罢了,没想到过了没几天,特斯拉后台真的打电话来说安排好了试驾时间,喊我带上驾照去试一下。然后我就真的去试了,作为客户。我想我是真的膨胀了。
流程很简单,拿了驾照到店,填了张只有一页纸的试驾协议,不到10分钟就被美女销售带到了楼下停车场。然后看到了停在车位上的川A牌照的试驾车。
光上车前,就有很多地方吸引了我。我们取车的时候,这个车正在充电,充电灯显示绿色,拔下充电头之后,灯变成了白色。然后,当工作人员再次把充电头靠近充电口时,盖子会感应到充电头的靠近,主动打开。真的做得很细致。
看美国消费者的选择就知道了😄Tesla Model 3持续统治北美豪华车市场!
在CleanTechnica给出的最新北美销售数据中,Tesla Model 3在第二季度以难以置信的销量领先于同级别对手。强大的销售数据甚至让人觉得Model 3并不属于这个细分级别。
消费者的选择的理由其实很简单,在同样的价格区间里,Model 3拥有更低的使用成本,更强大的性能以及更高的安全性。而在过去的一个季度里,从国内外的数据来看,越来越多的内燃机车用户将自己的燃油车换成了Model 3。而即便把BBA在北美中小型豪华轿车的销量相加,都无法超越Model 3一款车的销量,这么一看是不是有点恐怖。
让一些专业车媒惊讶的也许并不是Model 3的销量,而是性能。对于一个长期试驾各种品牌车型的专业汽车编辑,真正征服他们的,还是没有换档的延时以及低重心营造出的贴地感。澳洲车媒Chasing Car在评测Model 3的***中,对Model 3的操控和加速赞不绝口,在***评论区中,也能看见越来越多的内燃机车主,转投到了电动车阵营。
如果没有Tesla的出现,这个趋势也许会迟到很多年,这不得不再一次让人想起了Tesla的使命和愿景:“To accelerate the world’s transition to sustainable energy.”
model Y 开了差多1年,历程2万5000多公里。
电费差不多2000出头;
电动车 省钱;家里安装充电桩,充电省心,再也不用去加油站排队加油了。
车控很流畅; 5.6秒加速,超车很方便。
总之,开得越久,越喜欢。
作为一个特斯拉Model 3用户,谈一谈自己过去一年的真实客观的感受。
我是去年11月份买的进口版Model 3,那时正好是准备换车,但是还在油车和新能源车之间犹豫,有一次带娃上课正好看到有特斯拉店,就进去逛了一圈,因为平时是做交通行业,和特斯拉这个企业也是有不少接触,所以对它有所了解,当第一眼看到真车后其实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,中间那个大屏幕的确很吸引人,但是整个内饰简陋到令人发指,做工也是肉眼可见的一般。
这时销售正好走了过来,给我们介绍了一通,我是一个很愿意尝试新东西的人,12年前iphone1刚出来的时候我就买了,那时都还是停留在诺基亚的时代。试驾了一通后其实我的内心是觉得车是好车,但是毕竟不便宜,要我完全抛弃传统观念去买特斯拉还是非常犹豫,不过最后我老婆说要买就买没有尝试过的东西,所以最后还是决定购买Model 3。
刚买好的第一周,真的有点后悔,各种小毛病层出不穷,一会4G网没有信号,一会超冲没有反应,一会发现原来系统里没有自带qq音乐,感觉被忽悠了,刚买一个月就进厂检查了一次,后来发现是系统问题,重新升级后还是感觉不那么好使,虽然驾驶的感觉还是很好的。
经过了小一个多月的磨合,以及几次的OTA升级,渐渐地发现问题越来越少了,驾驶感觉也越来越顺畅,到今天为止基本上满一年,体验下来主要有几个优点:
说真话,开上了特斯拉的车,再也不想开其他的燃油车了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独到之处的车型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独到之处的车型推荐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dpspw.com/post/1789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