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机车驾驶室开车技巧图片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机车驾驶室开车技巧图片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蒸汽机车机组人员里有一个人很重要,就是司炉,需要拿锨铲煤,一锨一锨的铲,才能保证蒸汽机有足够的热,才能把水烧开推动活塞连杆带动火车向前开;
如果把驾驶室安装在锅炉前,司机瞭望方便了,但是司炉铲煤距离就太远了,还要穿过锅炉,要把司炉累死;
如果把驾驶室放在锅炉前,让司炉的岗位居于锅炉和煤水车之间,这样司机和司炉之间就有很远的距离,没有有效的通信工具,不便于司机操作,更不利于行车安全。
只有把驾驶室放在锅炉和煤水车之间,煤水车一定是煤前水后,这样才不至于把司炉累死。所以说驾驶室在锅炉后是很有道理的。不带煤水车的蒸汽机跑不了多远,驾驶室实际上处于锅炉和煤水车之间。如果把煤水车与机车头做成一台车,有加长了机头的长度,反倒不利于行车调车。
这个话题有意思。
我觉得可以,搁现在,即便是一个中级职称的工程师,也完全可以做到。
只是那个时代的思维限制了科技人员的想象力。也可以说是历史的局限性。在当时的时代无法实现。
不知不觉中,蒸汽机的历史过百岁了。
蒸汽机车是工业的一次革命,但存在很多问题,一边使用一边改进。
司机室想改?很难,放在中间也是比较科学的。加水,好办,可以使用水泵。可…?加煤?就不好办了,两种加煤方式:一是司炉大铁锹撂煤;另一个是“加煤机”…当然,还有其它问题。
我们国家大概有5000多台蒸汽机车,50年代…80年代,还有很多外国蒸汽机车,比较多的是“反修牌”,有1000台,右边驾驶。1***1年改回来还是FD.
简单举一个例子吧:气缸排水阀和风、汽笛脚踏阀大概在1985年前吧,还是分离单阀,后改为组合阀了,这样组装就特简单了。
稀油与甘油的润滑也是一大进步,大概也是那个年代,大同机车厂出产的:前进6,应该说是当时最先进的蒸汽机车,做了很多改进。
如果年轻人不了解当时的国情,用现代的思维去想象当时的事儿,老革命怎么解释,年轻人也不懂。
我们当时还很落后,能使用,着急用是关键,没钱和科技落后也是…问题。***…也耽误了十几年…
蒸汽机车貌似傻大黑粗,其实处处精细,甚至学问很深。铁路有多少能人,有多少从业者,难道都不会处理这个"简单"的问题?!
请问:知道"铁路限界″吗?知道乘务员的"呼唤应答″和"互相监督"吗?知道烧火的(包括副司机)定时报告蒸汽压力和锅炉水位吗?知道烟箱处的高温吗?知道司机和司炉副司机"断了联系的″严重后患吗?……等等。
蒸汽机车可不是几个铁轱辘上装个锅炉那么简单,许多干了大半辈子的老师傅都不敢轻易随便说。
虽然蒸汽机车成为了历史,但是我们应该记住他,应该尊重他。
总之,简单的东西,未必筒单!许多地方学问大着呢?
蒸汽机车是烧煤和水的,由于受铁路轨道宽度限制,烧煤的锅炉不可能和装煤和水的工具在同一边,只有个别工矿用的小型蒸汽机车没有煤水车,煤水柜在车前边两侧,但是驾驶室在后方,方便司机和司炉操作,因为蒸汽机车的操作不同于内燃机车、电力机车和动车组,操作的东西都是面向有大量机械设备的一侧,比如排烟排汽、拉汽笛,司炉要把煤水车的煤铲到锅炉里面烧,然后产生动力,把煤铲进炉腔也是有讲究的,要洒得匀净火才烧得旺。其实驾驶蒸汽机车的司机不论机车是前行还是退行,都要把头伸出去看运行的前方,在司机室里面看前边完全受阻,驾驶室前边有很多一部分车身,有些蒸汽机车还在前端设置了挡烟板,过去也不像现在普及摄像头,所以驾驶蒸汽机车的劳动强度很大,工作环境也不好,加上蒸汽机车效率不高,所以后来都淘汰了。
建设型蒸汽机车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机车驾驶室开车技巧图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机车驾驶室开车技巧图片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dpspw.com/post/2829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