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驾驶技巧 > 正文

动车组 驾驶技巧,动车组 驾驶技巧***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动车驾驶技巧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动车组 驾驶技巧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  1. 动车驾驶证怎么考?
  2. 动车怎么控制速度时间?

动车驾驶证怎么考?

不是随便考试和上岗的。动车组驾驶员货车驾驶员的一类,一般是选拔普通客运列车的优秀驾驶员经过培训,然后上岗的,火车驾驶员一般由各地铁道学院培养,成为火车驾驶员也需要经历类似的驾照考试,但是这种考试只面向铁道学院和铁路系统内部,希望对您有帮助

动车驾驶证需要参加国家统一考试,报名考试的考生需要毕业于铁路运输学校,拿到相关车型的驾驶证,然后年龄不超过45周岁,可以用普通话进行交流,身体健康,符合部定机车乘务员体检标准和担任学习司机职务一年。

动车组 驾驶技巧,动车组 驾驶技巧视频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动车驾驶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考制,考试合格者方可参加铁道部授权单位(机车司机培训机构)组织的机车检查、机能试验和机车操纵技能考试。机车司机资格证有效期为3年,3年内未被用人单位聘用,必须重新考试。

动车驾驶证在铁道部授权单位报名考试,一般个人不能报考。

报考条件是:1、18至45周岁;2、符合国家对驾驶人员职业健康标准的要求;3、中专以及以上学历;4、经过高铁驾驶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证明。高铁驾驶员的职责是:1、遵守规章制度,严格按照火车时刻表或行车调度员的命令行车;2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、故障处理规程驾驶高铁,确保行车安全;3、做好客运服务和运营安全工作;4、做好隐患排查和上报工作;5、按时参加部门、车队组织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。

动车组 驾驶技巧,动车组 驾驶技巧视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截止至2020年2月17日,没有《高铁司机驾驶证》这样的证件,有类似的从业资格认证,并且国家每年都要审核。报名招聘高铁司机的培训,被录取后,经过培训、考核,就能成为高铁司机了。

要成为动车驾驶员必须具备三个硬性条件:

1、具有机车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,取得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。

动车组 驾驶技巧,动车组 驾驶技巧视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、担任机车司机2年及以上,且安全乘务10万公里以上,持有电力机车驾驶证。

3、年龄必须在45周岁以下。整个过程类似民航飞行员,只是没有那么高的身体条件要求。如果想成为火车司机,可以先向这类铁路院校的招生办进一步咨询。

动车怎么控制速度时间

行车安全,决定动车速度!

司机可以操控动车的速度

但动车速度并不完全由司机决定

线路条件、车型、区间通过信号等

都会影响动车的行驶速度

简言之,动车能开多快

必须遵循行车安全这一重要原则!

我们知道,高速列车在运行时有三个特点:速度快、惯性大、制动距离长。那么在列车密集行驶的铁道线上,列车与列车之间必须保持一个绝对安全的距离,以防止列车发生冲突与追尾等事故

让列车行车遵循一定规律,以信号为凭证,使列车之间按照空间间隔来运行的技术方法叫做闭塞行车法,而这里说到的信号就是区间通过信号。在不同的区间,列车会有相应的运行时速范围,这就是列车速度不断变化的原因。

动车控制速度时间有两种方式。

一是动车组列车司机手动控制。司机根据列车运行图和确定的运行速度,运行时刻,认为操纵动车在规定的速度和时间范围内行驶。

二是自动控制。

事先根据列车运行图和运行区间速度时间指标,在自动控制驾驶系统里输入参数,在列车启动后转入自动巡航模式就可以了。

动车的速度完全由司机控制。在理论上,列车司机是可以想开多快就开多快的,因为有上述这些保障列车行车安全的系统存在。但实际上,为了完成行车***和安排,以及不浪费***,让你开到250Km/h,你不可能只开到100Km/h,即使这样的速度看起来很“安全”。

我们知道,轨道列车,特别是跑高速铁路的列车,第一速度快,第二惯性大,第三制动距离长。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想一个安全的办法,来保证列车与列车之间不会发生冲突与追尾等事故。办法很简单,就是让列车之间在运行的时候,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就行。

因此,让列车行车遵循一定规定,使用信号或者凭证,使列车之间按照空间间隔来运行的技术方法,我们叫做闭塞行车法,简称闭塞。简单来说,就是这段路我占了,与外界隔离开,其他车不准再进来。

在传统的铁路行车闭塞控制中,司机通过辨识闭塞分区入口的信号机或者机车信号,来判断前方状况——是否有车,是否需要减速等等。而一旦司机辨别/操作有误,就可能使得列车超速或冒进前方信号,造成事故。因之,就必须***用速度监督(Speed Supervison)技术,实时监控列车速度,并在列车超速时自动制动,保证行车安全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动车组 驾驶技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动车组 驾驶技巧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最新文章